LED植物照明发展史中的关键技术总结
LED发展史中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总结如下:1907年,在碳化硅里观察到电致发光现象;1954年,始制作CaP单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1955年,观测到GaP发光现象;1962年。开发出GaAsP系红光LED;1966年,GaAs系红外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6%;1967年,GaP:ZnO系红光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2Q;1969年,SiC系蓝光LED的电光转换效率达0.005%,GaP系红光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7.2%:1972年,开发出 Gaasp系黄光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0.2%,CaP:
ZnO系红光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15%;1977年, Gaasp系红光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0.1%;1981年,确认GaN系的蓝色发光;1985年,开发出四元结晶 AIGALNP系橙色LED;1986年,开发出GaN系AIN低温堆积缓冲层技术:1992年,GaN系的蓝色PN同质结二极管的外部量子效率达1%;1994年,PN结型 GALNN/ AIGAN异质结高亮度蓝光LED(1CD级);1995年GALNN双异质结蓝光LED的外部量子效率达10%,开发出 GAINN系绿光LED;1997年,开发出使用荧光粉的白光LED,光效达5lm/W:2001年,开发出了 AIGALNP系:采用附着在透明衬底上的加工工艺;2002年,采用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的白光LED的性能提高,光效达62lm/W;2004年,采用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的白光LED的性能捉高,光效达80lm/W;2009年,研发出多面发光体LED灯泡,实现360度全方位照明。
2014年10月7日,日本明城大学赤崎勇教授、名古屋大学天野浩和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中村修二教授3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其20世纪90年代通过半导体导出蓝色光束,引发照明技术革新。红光LED和绿光LED早已发明,但长期以来制造蓝光LED成为一个难题,缺少了三原色中的蓝色,就无法获得可用于照明、且让消费者感受舒适的白色LED光源。这3名科学家20世纪90年代早期通过半导体导出蓝色光束,为照明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转变。目前,LED的发光效率逐年提高,价格持续降低,应用前景广阔。